电梯本应是便捷的垂直通道,却在昆明一小区化作夺命 “牢笼”。59 岁业主因电梯失控冲顶离世,此事引发网络轩然。面对质疑,物业的责任究竟如何界定?关乎每位居民生命安全的电梯管理,物业又该注意什么?
2025 年 2 月 18 日晚间,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昆明广场中央 B 区 4 栋发生的一起电梯冲顶事故,如同一记重锤,敲打着每一个关注公共安全之人的心。59 岁的业主韦某,仅仅是为了上楼给孩子取跳绳,却遭遇了这场致命的灾难。电梯从 17 楼急速坠落至负 2 楼,紧接着又猛冲至 33 楼,剧烈且失控的运行,让韦某头部遭受重创,最终不幸当场身亡。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,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。
在网络的舆论场中,网友们的反应十分强烈。不少人在震惊之余直呼可怕,有人分享自己做过类似电梯急坠急升的噩梦,如今看到这样的真实事件,更是心有余悸。
还有众多网友对此次事故中电梯的维保情况提出了质疑。物业声称电梯今年 2 月份进行过维保,然而扫描电梯内 “云南省市场监管电梯社会共治平台” 二维码却显示,涉事电梯最近一次维保时间 “暂无” 。这种说辞与实际记录的矛盾,让大家怀疑是不是真的存在 “纸面维保” 的情况,即只是在记录上显示进行了维保,而实际并未落实到位。也有网友结合自己经历,讲述所在小区电梯经常出问题,表达了对电梯安全的担忧,强调此类问题必须得到重视。
此次涉事电梯为货梯,投用时间是 2014 年 1 月 11 日,生产单位为奥的斯电梯(中国)有限公司,维保单位是昆明申菱电梯服务有限公司,最近一次检验日期为 2023 年 10 月 15 日 。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,维保情况十分可疑。物业虽坚称进行了维保,但却无法明确给出最近一次维保的具体日期,且相关记录也存在缺失。这不仅让人对物业在电梯维保管理方面的工作产生了质疑,也凸显了其在设备维护监管上有几率存在的漏洞。
对于广大居民而言,了解电梯使用安全须知至关重要。在日常乘坐电梯时,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可能会埋下安全风险隐患。比如,不要在电梯内蹦跳、嬉戏,避免反复按动电梯按钮,更不能用身体或物品阻挡电梯门关闭。这些行为可能会干扰电梯的正常运行程序,导致电梯故障。当发现电梯运行出现异常声响、抖动,或者电梯门关闭不严等情况时,应立马停止使用,并及时向物业或相关管理部门报告。
若不幸遭遇电梯突发状况,如突然停止运行,应保持冷静,第一时间使用电梯内的警铃、对讲机或电话与管理人员取得联系,等待救援。若通讯设备没办法使用,可间歇性呼救或拍打电梯门,以吸引他人注意,但绝对不能盲目扒门、撬门,防止坠入井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。
要是遇到电梯急速下坠或冲顶,应迅速按下每层楼的按键,这样在紧急电源启动时,电梯有可能停止运行。同时,将背部和头部紧贴电梯内墙,呈一条直线,弯曲膝盖、提起脚跟,利用电梯墙壁保护脊椎,减缓冲击力。若电梯内有扶手,要紧紧握住,保持身体平衡,防止摔倒受伤。
从法律层面和物业服务的职责来看,物业在此次事故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九百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,物业服务人有义务按照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,妥善维修、养护、清洁、绿化和经营管理物业服务区域内的业主共有部分,维护区域内的基本秩序,保护业主的人身、财产安全 。在电梯这一业主共有设施的管理上,物业应当确保其定期得到一定效果的维护保养,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排除潜在故障。而在此次事件中,物业未能提供清晰准确的维保记录,很可能因管理疏漏而承担主要责任。
另外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规定,建筑物、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、悬挂物发生脱落、坠落造成他人损害,所有人、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验证自己没有过错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。电梯作为建筑物的重要附属设施,物业作为管理人,若无法证明自身无过错,就要承担对应的侵权赔偿责任。
此外,电梯维保单位应是电梯生产单位或依法取得许可的相关单位,需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,对维护保养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,落实现场安全保护措施,保证施工安全,接到故障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应急救援措施。若事故电梯因维护不当引发,如制动系统失效,昆明申菱公司需承担连带责任,目前其责任有待进一步调查。而电梯生产商方面,根据相关规定,若查明事故系电梯设计或制造缺陷,如控制系统故障导致,奥的斯公司需依法承担产品责任,这需通过专业第三方技术鉴定确认是不是真的存在产品质量问题。
基于此次事件,物业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格外的重视多个角度。首先,在电梯维保管理上,要与资质齐全的维保单位签订详细且责任明确的合同,明确维保的时间节点、工作内容和品质衡量准则。在维保过程中,安排专人做监督,确保维保工作严格按照规范执行。同时,妥善保存所有的维保记录,包括每次维保的时间、人员、项目和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结果等,以备随时查阅和接受检查。其次,要完善应急救援机制。制定全面且可操作性强的电梯故障应急救援预案,明确在接到电梯故障通知后,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分工,确保救援工作能够迅速、有序地开展。定期组织员工做应急演练,提高他们的应急解决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。
此外,还需确保电梯内的应急救援设备,如警铃、对讲机、电话等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,为被困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通讯保障。再者,要加强对电梯运行的日常巡查工作。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对电梯进行巡查,检查电梯的运作状况、轿厢内设施是否完好、电梯门的开合是不是正常等。一经发现问题,及时记录并安排修东西的人做处理,将安全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。最后,不要忽视对业主的安全教育工作。通过在小区公告栏张贴宣传资料、在电梯内张贴安全提示、举办安全知识讲座等方式,向业主普及电梯安全使用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,提高业主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
此次昆明电梯冲顶事故,为整个物业行业敲响了警钟。物业作为小区公共设施的管理者和业主生活的服务者,肩负着保障业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。在电梯安全这一核心问题上,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。只有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,加强管理,改善服务,才能让业主们安心地使用电梯,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